1. 福州“三条簪”将亮相马来西亚
7日下午,2025福州—马来西亚文旅商交流活动暨陈靖姑文化海丝行活动在江心公园启动,150名福州非遗机构、烟台山商户及陈靖姑文化代表将于8日飞抵马来西亚,开启文旅商交流活动。
据悉,此次活动以仓山区烟台山历史文化街区与马来西亚马六甲州鸡场街历史城区缔结友好街区为契机,融合发源于福州的陈靖姑文化深厚历史底蕴,精心策划开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
据介绍,在马来西亚期间,福州传统非遗技艺、陈靖姑文化主题歌曲、福州“三条簪”等将与马来西亚娘惹装同台展示,为观众呈现一场文化盛宴。马六甲鸡场街与福州烟台山代表将共聚一堂,分享历史街区活化、文旅融合经验,并探讨未来合作方向,包括互派专家、联合开发旅游线路、打造“鸡场街—烟台山”文旅IP等。
此外,在马六甲中国友谊纪念馆,陈靖姑文化非遗展将通过图片、实物等形式,展现其非遗渊源及在海丝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据悉,本次活动是陈靖姑文化首次大规模走出国门,通过非遗航班、文化展演、经验交流等形式,实现文化与商业的“双出海”。
2.2025年“福州助残月”暨“春天计划”启动
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即将来临之际,5月7日,2025年“福州助残月”启动暨“春天计划”品牌发布仪式在工人文化宫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宁宁出席并宣布启动。市长吴贤德、省残联理事长宿利南致辞。市领导蔡亚东、叶仁佑、林涛出席。副市长林治良主持。
活动前,郭宁宁、吴贤德一行参观了展示区,详细了解残疾人就业、科技助残、康复服务等情况,并与残疾人亲切交流,勉励大家坚持自立自强,加强互帮互助,在融入社会服务发展中发光发热。郭宁宁说,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于心、给予深情关怀,我们要持续传承弘扬优良传统,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创业扶持,加力打造无障碍城市,让温暖榕城更好造福广大残疾人;各级残联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解决好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积极传递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吴贤德在致辞中说,习近平总书记格外关心、格外关注残疾人群体,早在福州工作期间就形象地将残疾人事业称为“春天的事业”。长期以来,福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残疾人工作,让有福之州更加温暖。希望通过“春天计划”,在全社会凝聚起扶残助残强大合力。期待残疾人朋友继续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更好演绎人生精彩。
据悉,“春天计划”包括建立“建家做友”关爱帮扶工作机制,开展“福州助残月”“福州助残周”、“共享城市发展成果”体验、残健融合互动等系列活动。
3.福州家教公益讲座“五进”惠及家长13.6万余人次
记者7日从市妇联获悉,为办好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乡村”,全市以“福爸福妈福娃共成长”为主题,已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活动331场,线上线下惠及家长13.6万余人次,活动满意度达96%以上,形成了“政府主导、妇联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家庭教育新格局。
3月底,这项工作全面启动,市妇联联合市教育局和市财政局下发《2025年“福爸福妈福娃共成长”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五进”实施方案》,并建立“月调度、季督导、年考核”机制,推动工作保质保量落实。市县两级妇联还遴选组建14支共438人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研发家教指导课程超500课时,为基层提供菜单式服务。
线下线上课程全面开课。在闽清县东桥镇下宅村,40多名农村妇女围坐在一起,听秀明老师的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一位妈妈说:“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作为农村家长,我们文化水平不高,总以为孩子的成长要靠他们自己,听了讲座,我们学会了如何参与孩子的成长。”
为了让家长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各级妇联还推出“互动体验+个案辅导+亲子实践”新模式,成效显著。“原来我平时的话会让孩子这么难过!”在鼓楼区树兜社区,家长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孩子的心理感受,“情景剧+工作坊”形式让家庭教育知识更易吸收。针对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度低的问题,福州市象园小学、福州市实验幼儿园相继推出“福爸加油站”系列实践课,通过户外拓展、科学实验等互动,吸引父亲参与。家长王先生感慨道:“第一次和孩子一起做火箭模型,才发现陪伴比说教更重要。”
来源:网易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