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福建 > 正文

环卫大叔常漏扫垃圾受批评,医生发现这层膜在“捣乱”

0
分享至

2年前,南平64岁的龚大叔感觉双眼视力下降,右眼看东西不仅模糊还有些变形,就诊当地医院,被诊断为“双眼白内障”,而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龚大叔的视力有所提高,但仅过了一年,右眼再次陷入模糊,视物变形的情况也愈发严重。

“我在福州做环卫工,清扫路面时常因为看不清而遗漏垃圾,被负责人批评了好几次。”龚大叔说,自己向负责人解释了眼睛问题,并保证会尽快去医院治疗。工友们见他整日愁眉不展,却迟迟不见行动,猜测他定是心疼钱舍不得去医院。有位工友告诉他,福州爱尔眼科医院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患者进行相应的公益手术救助。

近日,龚大叔终于鼓起勇气,来到福州爱尔眼科医院就诊。经过专业检查,眼底病科主治医师周舞啸发现:龚大叔右眼裸眼视力0.4,且矫正不提高;黄斑区血管迂曲明显,局部黄斑区网膜皱褶明显,黄斑区可见金箔样反光,诊断为“右眼黄斑前膜”。“病情已经进展至III期,严重影响视力,须通过手术解除黄斑牵引防止进一步的病变。”周舞啸医生表示。

周舞啸医生为龚大叔检查

龚大叔和老伴前半生一直以务农为生,近些年才来到福州做环卫工维持生计,生活一直都过得比较拮据。更不幸的是,他们的儿子小时候因发烧导致智力低下,丧失了劳动能力,长期住院治疗,家庭经济负担沉重。

了解到龚大叔的困境后,医院积极为他申请了爱眼公益基金会的“看得见的希望”专病救助。随后,院长高朋芬博士与周舞啸医生共同为龚大叔实施了“右眼后入路玻璃体切割术及内界膜剥离术”。术后,龚大叔惊喜地发现,自己视物恢复了正常,视力也有了显著提高。曾经被眼疾阴霾笼罩的生活,终于迎来了光明的曙光。

黄斑前膜究竟是什么?简单来说,它是在视网膜黄斑区上面,额外生长出来的一层薄薄的纤维膜。黄斑区是视觉最敏锐的区域,一旦被这层“膜”覆盖,视力就会受到影响。

高朋芬院长指出,黄斑前膜早期范围非常小、非常薄,无任何症状,但经过数年的增长,范围会慢慢扩大、增厚,进而导致黄斑水肿,出现视力明显下降、视物变形,甚至会发生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她提醒:黄斑前膜多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建议定期检查眼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黄斑前膜越早治疗,视力恢复比较容易。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业务水平堪忧!国航客机险些与顺丰货机空中相撞,驾驶员事后频繁爆粗口,并推卸责任

业务水平堪忧!国航客机险些与顺丰货机空中相撞,驾驶员事后频繁爆粗口,并推卸责任

小萝卜丝
2025-07-14 15:40:55
中国不能接受俄罗斯失败?不!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早已一败涂地!

中国不能接受俄罗斯失败?不!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早已一败涂地!

静夜史君
2025-07-15 00:39:10
热议!外籍男Zeus发帖辟谣,全网斥责大连工大,欠李欣莳一个道歉

热议!外籍男Zeus发帖辟谣,全网斥责大连工大,欠李欣莳一个道歉

娜乌和西卡
2025-07-14 12:37:29
山姆遭抵制后,我发现KSF就是康师傅

山姆遭抵制后,我发现KSF就是康师傅

设计癖
2025-07-14 22:17:12
多地省级政府领导班子密集调整!又有三省政府班子迎来新成员

多地省级政府领导班子密集调整!又有三省政府班子迎来新成员

上观新闻
2025-07-14 16:39:18
曝宗婕莉在杭州当老师,学生家长称赞其很优秀,晒上课照片!

曝宗婕莉在杭州当老师,学生家长称赞其很优秀,晒上课照片!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07-14 18:08:46
1夜5大官宣-C罗迎新帅 巴萨第2签 皇马第4签 魔笛赴米兰 A费登陆

1夜5大官宣-C罗迎新帅 巴萨第2签 皇马第4签 魔笛赴米兰 A费登陆

梅亭谈
2025-07-15 04:05:28
爷爷分房没我份,我没闹,爷爷住院,十几个人打上百个电话给我

爷爷分房没我份,我没闹,爷爷住院,十几个人打上百个电话给我

球场指挥家
2025-07-14 21:25:08
湖南一女子昏厥男子跪地施救被质疑“袭胸”,急救专家称心肺复苏时触碰胸部在所难免

湖南一女子昏厥男子跪地施救被质疑“袭胸”,急救专家称心肺复苏时触碰胸部在所难免

极目新闻
2025-07-14 23:37:06
26岁河北小伙考上加拿大公务员,当事人:领导非常客气,“超大周”周末休三天

26岁河北小伙考上加拿大公务员,当事人:领导非常客气,“超大周”周末休三天

极目新闻
2025-07-14 11:48:23
1200万发炮弹改写战局,拉夫罗夫火速赶华,普京要向中国“交底”了

1200万发炮弹改写战局,拉夫罗夫火速赶华,普京要向中国“交底”了

流年拾光
2025-07-14 20:54:13
宗馥莉的这段话,狠狠打脸三个美国籍弟妹,父亲宗庆后也无颜以对

宗馥莉的这段话,狠狠打脸三个美国籍弟妹,父亲宗庆后也无颜以对

隐于山海
2025-07-14 21:13:54
热爱可抵漫长岁月!朱雨玲巅峰期患癌短暂退役,30岁再拿大赛冠军

热爱可抵漫长岁月!朱雨玲巅峰期患癌短暂退役,30岁再拿大赛冠军

直播吧
2025-07-14 16:52:10
腾势,怎么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腾势,怎么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新能源前瞻
2025-07-14 18:10:33
宗继昌和宗婕莉照片曝光,一个像爸,一个像妈。宗庆后人生赢家啊

宗继昌和宗婕莉照片曝光,一个像爸,一个像妈。宗庆后人生赢家啊

史书无明
2025-07-14 22:59:14
乌军:史上首次,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乌军:史上首次,俄军向机器人部队投降

扬子晚报
2025-07-14 09:55:51
莫斯科气温创122年最高纪录

莫斯科气温创122年最高纪录

参考消息
2025-07-14 09:41:06
特朗普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特朗普威胁将对俄罗斯征收100%关税

国际在线
2025-07-15 01:08:10
痛!太痛了!霍姆斯被裁到手25万但痛失1303万

痛!太痛了!霍姆斯被裁到手25万但痛失1303万

直播吧
2025-07-15 07:34:15
反转!当事人老外发文,透露更多细节,网友被质疑借"国格"搞网暴

反转!当事人老外发文,透露更多细节,网友被质疑借"国格"搞网暴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7-14 18:29:26
2025-07-15 07:51:00

头条要闻

学者:九三阅兵不但要请特朗普 最好把日本首相也叫上

头条要闻

学者:九三阅兵不但要请特朗普 最好把日本首相也叫上

财经要闻

探究新茶饮赛道爆发的“内核”

体育要闻

高考数学满分的他,说要成为1/3个邓肯

娱乐要闻

秦岚辛芷蕾聚餐热聊 结束直奔魏大勋家

科技要闻

DeepSeek流量下滑,这半年梁文锋都干了啥

汽车要闻

余承东亲发预告:鸿蒙智行首款旅行车享界S9T来了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健康
亲子
艺术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闻

悦己环境 艺术融入生活

呼吸科专家破解呼吸道九大谣言!

亲子要闻

外国亲戚带了一箱礼物,惊喜不断,3个孩子直接开抢!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