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州87座垃圾分类屋完成升级
记者28日从市城管委获悉,作为2025年福州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上半年87座生活垃圾分类屋(亭)新(改)扩建任务顺利完成,有些装上了AI探头,实现24小时精准管控,有些换上了精致“新装”,让居民更舒心地投放生活垃圾。
在鼓楼区世纪豪门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屋老旧的卷帘门、传统的四色垃圾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防夹手投口、智能扫码端口、机械按键,还有LED照明设施。现场干净整洁,尽显现代化和科技感。
这座生活垃圾分类屋还配备了24小时在岗的“AI督导”,它能监测并自动抓拍乱投、乱放等违规行为,监管中心可据此进行远程语音提醒,实时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实现“人未到,声先至”的即时干预。
“AI督导”不仅眼睛尖,还记得牢、算得准。作为“智慧大脑”,统一管理平台会自动记录、计算垃圾分类屋(亭)运行数据和违规记录,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人员可随时调阅,快速派单督促整改,大幅提升源头管控效率和精准度。
对居民来说,分类屋自带的积分功能令人印象深刻。28日傍晚,林先生一到分类屋前就打开了手机上的二维码,一边丢垃圾,一边对着智能扫码端口扫一扫,这就能够自动增加积分,以兑换生活用品或社区相关服务。“这是对垃圾分类居民的奖励。”林先生说。
福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到第六年,如何精益求精提升居民的投递体验?除了智慧化,一个个藏在细节里的“微改造”也让居民获得感十足。晋安鼓山镇福兴长城花园小区233户居民共用一个垃圾分类屋,未改造前,这里墙壁斑驳、空间逼仄,居民丢完垃圾后,连洗手的地方都没有。
了解居民需求后,晋安区城管局对垃圾分类屋开展了一场“换装”行动,不仅对屋内屋外进行翻新,因地制宜调整生活垃圾投递位置,还增设了洗手台、芳香机、紫外线臭氧灭菌除臭灯等便民设施,配套了通风系统,营造舒适的投放环境。
实用之余,垃圾分类屋还化身为宣传屋。屋外墙壁上设有工作岗位职责牌、党建引领牌、监督牌、光荣榜和警示榜等,让居民增强垃圾分类意识。
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福州各地将加速完成剩余升级改造项目,持续为市民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居住环境。
2.《福建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7月起正式实施
记者近日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福建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条例填补了福建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制度的空白,标志着福建房屋安全非管理工作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条例》明确,房屋所有权人是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禁止8类危害房屋使用安全行为。
《条例》细化各级政府房屋安全管理职责,建立“省统筹、市主导、县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同时,明确“谁所有、谁负责”的基本原则,并规定所有权人与使用人、管理人的责任划分。
针对8类危害房屋使用安全的禁止行为,规定乡镇、街道应当加强房屋使用安全日常巡查,省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房屋安全信息系统,做到“一房一档”。
明确鉴定活动、鉴定报告的具体程序和要求,要求鉴定机构如实记录现场调查、检测过程,并将影像资料留存备查,遏制虚假鉴定行为,并加大对出具虚假鉴定报告的处罚力度。
《条例》明确,房屋所有权人是房屋使用安全责任人,应按照规划用途、设计要求和房屋性质合理使用、装修房屋,明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房屋使用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条例》明确8类危害房屋使用安全的禁止行为,包括:损坏或者擅自拆除、变动房屋基础、梁、柱、楼板、承重墙、外墙等建筑主体、承重结构;损坏或者擅自变动抗震、消防、人防等功能设施;擅自超过原设计标准增加房屋使用荷载;违法搭盖建筑物、构筑物,擅自挖掘地下空间;擅自设置设施、障碍物,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违规存放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影响毗邻房屋使用安全的改造与施工;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危害房屋使用安全的行为。
《条例》针对自建房安全管理缺失问题作出系统性规范:明确自建房改扩建、改变用途的许可审批路径;建立经营性自建房挂牌巡检与动态监测机制;规定人员密集经营场所需前置取得整栋房屋安全鉴定合格证明;规范自建房用于民宿、农家乐等经营活动;明确属地政府与职能部门对重点区域、特殊用途自建房的联合巡查职责。
3.马尾打造水产品供应链新格局
28日,由马尾区政府主办的“链动未来·聚势共赢——水产品生态链招商暨同城圈圈城市生态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活动现场,罗星街道、马尾镇、亭江镇、琅岐镇分别与同城圈圈(福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城圈圈”)、厦门真有料食品有限公司、福建海山兄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福建南美承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签约招商项目;福州农商银行与同城圈圈签署“10亿预授信助力供应链金融升级计划”;同城圈圈与福建省烹饪行业协会、福建省名厨委、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福州市名厨委、闽菜文化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名成水产与同城圈圈签署冷链物流数据互通协议,合力打造“冷链物流+智慧供应链”一体化解决方案。
马尾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名成水产联合同城圈圈推进数字化集采,是马尾区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动能”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将重构马尾水产品供应链格局,增加水产品供货渠道,打造“家门口”的水产市场,助力餐饮行业集采降本增效,激发区域消费潜力。
来源:网易综合